2023.06.27 (二) 14:30-16:30 「央行數位貨幣的國際意涵」

  • 2023-08-19
  • AdminAdmin
    我們非常榮幸能邀請到全球金融科技法學與監理研究的巨擘--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法學院的Ross Buckley教授與會進行主題演講,並參與由本中心主任臧正運副教授主持的專家對談, 對談學者專家包括政治大學王儷玲教授陳秉逵副教授以及理律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熊全迪。
       
              Buckley
教授在「央行數位貨幣的國際意涵」主題演講中首先介紹發展央行數位貨幣的不同可能性以及不可或缺性,並且將臉書推出Libra的失敗經歷詳細道出,提示著這將成為世界各國央行的警示。央行數位貨幣目前在南北半球各自不同的發展及目標,教授對數位人民幣有非常詳盡的分享:
中國的特有文化使得推行普及更加容易,不僅成就了更方便、更便宜的支付機制,並為中國帶來巨大利益。央行數位貨幣的發展在國際上有著非常大的影響,數位貨幣的特性降低了交易成本及國際合約的匯率風險,這一切的發生都是有跡可循的,工業革命後英鎊成為主要全球儲備貨幣,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元作為世界工廠也因此成為主要全球儲備貨幣,如今世界工廠是中國,因此其貨幣地位也有所改變。目前數位人民幣需要解決的是信任機制的問題,並隨其他數位貨幣陸續發展,大家會更傾向於使用這項支付方式。

                 隨後的沙龍論壇首先針對CBDC對全球金融體系的影響交流意見, 王教授總結四點: 貨幣控制的轉變、普惠金融、顛覆傳統銀行業及加速全球跨境支付。關於國際標準的建立, 陳教授認為mBridge是眾多BIS主導的專案較關鍵的。Buckley教授則認為如果要達成央行數位貨幣跨國交易,僅需幾個較為重要的央行之間進行協議即可。然而央行數位貨幣仍有許多挑戰, 王教授認為主要是技術基礎建設、隱私保護金融穩定性、設立法律和監管機關以及用戶接受度。熊律師補充關於隱私保護的觀點,逐漸嚴重的個資洩漏或被盜的議題將形成國際爭議。此外,目前台灣已經有許多的電子錢包,央行數位貨幣在用戶端的運用是否如同中國那樣與支付寶或微信支付合作,需要謹慎思考其定位。Buckley教授認為央行數位貨幣的應用對於用戶不會有太大的改變,主要會在後台運行, 特別是在於法律,央行數位貨幣對流通貨幣產生根本性的法律變化,這也是為什麼那11
個國家用了那麼多年做實驗。關於台灣如何因應, 熊律師認為央行數位貨幣就是貨幣數位化,不太可能因此變得更加容易操縱; 陳教授認為央行數位貨幣發展過程必須解決的是隱私問題,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是信任;王教授提出目前台灣在金融科技上有更多的選擇,如果台灣要與國際接軌,央行數位貨幣是不錯的突破口; Buckley教授認為目前台灣需要未雨綢繆,儘早進行研究和試點實驗就可以找到較為明確的方向, 臧教授表示確實如同Buckley教授所述,目前台灣需要做的是進行更多的實驗,除此之外,需要更多的利害關係人的加入,並且與更多國際學者進行更進一步的探討,才能更好的發展。

                本次活動感謝共同主辦單位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協辦單位國立政治大學風險與保險研究中心、台灣亞太監理科技協會,贊助單位財團法人聯合信用卡處理中心


央行數位貨幣的國際意涵_eDM_  報名QR code